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

时间:2025-05-23 19:40:37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讲话稿是为发言者表达自己想要讲的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那么,怎么去写讲话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高三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给了孩子们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极大支持,衷心感谢你们。

我是902班的数学老师,我感觉责任重大,我们902班进入高三以来,在前后两位班主任的严格管理下,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班集体,在前三次的调研考试中,稳居全年级理科平行班的第一名,学生比较聪明、灵活,学习中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也懂得高考对他们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的邓老师受伤后,在新班主任王小梅老师的管理下,学生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为自习的前途分秒不停的打拼,各方面表现仍很出色,所以整体学风好,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比较强,我们任课教师在这样的班级中教学,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觉得很值,也是高兴。各位家长,孩子们到了高三,你们更要多关注、常思考,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你的孩子得到更好更理想的成绩,我在这里给我们同学和家长提几点建议:

1,培养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信心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可以改变一切不良的现状,它可以让你带着最佳的技争状态去争取成功,也可以让你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充满希望。

2,重视课堂效率

我们都知道,如果课堂上45分钟损失了,课后90分钟都补不回来,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在高考中都有可能起作用,所以课堂上是不能开一点小差的。3,做错的题必须重视

错题一般是自已粗心大意或知识点不清楚造成的,所以遇到错题是必须弄清楚,弄明白的。

4,不懂就问

有疑必问,不仅要向老师请教,而且要经常与同学们讨论问题,相互启发,彼此得益。

另外对我们家长的几点建议:

1,调节好孩子们的心态

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这是必然的,但不能过多的施压,高三了,学生的压力很大,每天做的事特别的多,难免有时烦躁,遇到问题家长要多分析,平时与孩子交流,多表扬、多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学习。2,多沟通,少埋怨

多与孩子交流,遇事讲讲你的想法,听听孩子的意见,相互达成共识,孩子有错帮他分析,协助他改正。

3,平时多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情况,没事不常去烦他,只要知道他一切都好就行,如果有事,哪怕你最忙,这个时候孩子应该是第一位的。请您一定

抽出时间来首先解决他的问题。

各位家长,高三牵动着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学生的心,你们将孩子交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需要你们的配合,请您在这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多多协助我们,共同帮你的孩子圆一个大学梦,同时也请你们放心,我们任课老师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去面对高三教学,会以无私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代表我们的老师向您保证,我们会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为我们的孩子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2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家长会,你们的积极参与就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教师,我们的梦想,是给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我们的目标,是给孩子营造美好的人生,我们的信心,是孩子奋发拼搏的动力,我们的热情,是孩子进步的保障。我们目标一致,才会让孩子拥有精彩的人生。所以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共同打造孩子的七彩童年吧。本次家长会,分为以下环节:

一、幼小衔接研究的意义

1、树立正确”幼小衔接”观念.

给家长和老师以正确的指导态度和观念。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

2、寻找科学的指导方法和训练策略.

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导和培养,使大班幼儿作好各方面的准备,缩短适应期。

3、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统性,一致性,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大班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内容上做好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原因------为什么衔接

1、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

孩子在六岁之前的成长要经过许多的关键期和危机期。三岁入幼儿园时,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出现了第一个危机期或适应期,产生分离焦虑,自我意识已形成。

六岁从幼儿园入小学,又是一个阶段的转折,又出现一个危机期或转折期。在这一时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长大了,在身体、年龄等方面长大了,但在心理上还不很成熟,这就出现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独立,又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现象。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特点,只要及时的注意,给予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就可以把此现象降到最低。

2、幼儿园到小学的六大断层

(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老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老师,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幼儿园是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小学则是正规科目学习方式,孩子必须适应集体学习的新形式。

(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需要,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与幼儿园的伙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可,产生新的归属感。

(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老师都对小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减少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尤其是家长,希望每次考试要得100分,要当班干部等。

(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园的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转换成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以上这些断层使30%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三、幼小衔接的内容------衔接什么

(一)激发良好愿望,提升学习兴趣:

1、愿望和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知道自己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内心感到自豪,骄傲,自信,具有上进心,期盼上学和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产生内驱力。并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不要用上学和小学老师恐吓、吓唬孩子。

2、提升学习兴趣:……此处隐藏22111个字……的压力。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对他们我们除了爱还是爱,是父母的爱让孩子正直善良,是父母的爱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是,当父母的爱掺杂进了其他东西,当父母的爱过于沉重,那么,对孩子身心是不利的,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我就不在这里举例了。

我有个同学曾经问我是怎样培养孩子的,我说我没有方法,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方法的话,那么我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我的另一同学说,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但也有比较激进的朋友说顺其自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的观点是,培养孩子有很多方法,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为什么会选择顺其自然?源于我的基本观点:“尊重”,也源于我对孩子的“信任”和“欣赏”。我信任我的孩子足够聪明,我信任我的孩子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信任我的孩子有足够的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信任我的孩子足够善良正直,我相信我的孩子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所以我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她,虽然我也知道她在很多方面还有不足,在很多方面不如其他人,但是,人不可能是完人,她就是她,她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在我眼里她是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目标有追求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受人尊重和喜欢的人,一个能为他人和社会做点什么的人,这就够了。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组织妈妈群的朋友,她说我之所以不是“推妈”是因为我家清月是“自行车”,不用推,“自行车”是天生的或者机缘巧合是我们不可控制的。我同意她的前半句,但不同意她的后半句。不过,也正是她的这句话提醒了我,让我知道,其实,这16年来,我一直在做的,就是让孩子成为“自行车”。不是推着她走,不是拉着她走,不是牵着她走,更不是拍打着她走,而是,遵循她与生俱来的特质和潜能,保护好她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激发她的内在动力,让她自行,让她成为她自己。而我,仅仅是陪伴,仅仅是尊重,仅仅是欣赏,还有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好多小故事,我也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孩子的成长,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在这里分享了,我只讲两件事情。

一件是,直到现在,我还在陪孩子阅读,从小学时候的《马小跳》《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杨红樱作品、《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曹文轩作品、《人间有晴天》《谁知我心》《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到初中时候的郭敬明韩寒等青春文学作品和中外文学名著,再到高中时老师推荐的各类书籍,她读的书我尽量都读,有时候我书柜里的书她也去拿来读(当然有些不适合她读的书我会藏起来),所以,我们母女俩有说不完的话题,常常会因为都喜欢某个情节或者某个人物性格或者某个观点而握手,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陪着孩子一起阅读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而且,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家庭讨论争论和辩论。孩子从小我就给她说很多话,而且我相信她能听懂,所以,我几乎不采用哄骗的办法对她,哪怕她很小我都给讲真实的原因和道理,等她稍微大一点,我们就讨论问题,甚至争论和辩论问题,到了初中的时候,她每次回家都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统统拿来考我们,没考到我们,她会很吃惊:“咦,这个你也知道?”考到我们了,她就会很得意,然后像老师一样地给我们讲,有时候会出现大家都拿不准的情况,她就去翻书,她乐此不疲,我们也很高兴她这样做,因为这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复习方法。到了高中,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了,我们常常会为了一个新闻事件、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政策有时甚至是我们生意上的事情进行讨论争论和辩论,更不要说有关她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家的饭桌从来不是静悄悄的,我们一家三口都特喜欢这种气氛,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哄堂大笑。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种民主宽松的气氛中,我们把我们的观点不知不觉地传递给了孩子,所以,用不着我们再去苦口婆心也用不着我们再去推拉。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是孩子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所以,在这里,我也忍不住对孩子说一声:谢谢!

我总是认为,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无论怎样,都不会太差。而父母的爱,不要掺杂任何杂质,也不要太沉重,我喜欢泰戈尔那句话:“愿我的爱像阳光,包容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就让泰戈尔这句名言,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吧。

谢谢大家!

XX.12.13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15

五年(3)班的老师们,在座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是***爸爸。

首先感谢吴老师和各位家长的信任,作为家委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带着这份重托与各位家长们的支持,在未来的两年里,我们家委成员的目标是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创造和谐、友爱、上进的班集体。

班级家委的工作首先是配合学校执行校家委工作安排。开学初校家委会议也明确了这学期的几项工作,比如国旗下的讲话、小小义工团、鼓励引进校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或家长参与学校留校延时服务等。鹭小校家委成立五年来,在校家委工作方面很有经验,我们班家委服从组织安排就是。第一时间让家长们了解学校的教育动向,理解学校的教育政策,参与促进学校校风建设与安全、德育教育。

其次,班级家委作为孩子班级建设的辅助力量,我们将尽力融合学校与家教平衡,增进家长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促进班级团结,争取班级荣誉,完善班风建设,创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班级家委希望通过这一家校沟通平台,让彼此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作为家长我们望子成龙,而老师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家长对老师教育教学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体谅老师的工作初心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而让老师了解家长的意见,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好的班集体更有利于孩子快乐的成长,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孩子。

最后,我想以家长的身份,说说我们家长的悄悄话。一是不要把孩子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孩子学习使命、目标树立、习惯培养、导优辅差、独立人格等等,很多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的,家长多一些关注,孩子少走一些弯路。二是理解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相信老师针对我们孩子的教育出发点是好的,具体的措施也要兼顾班集体和学校利益,而我们家长往往只从自己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难免会顾此失彼。三是多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家庭教育无法触及的课堂听课习惯,多跟老师正向沟通,最终会发现我们受益无穷。四是关注孩子同桌、要好的同学、玩伴、游戏和青春期话题,越是高年级,这些因素越来越影响孩子成长。五是当孩子与孩子之间难免出现碰撞与摩擦时,家长与家长之间多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做到帮忙而不添乱,相信自己的孩子,体谅家委与老师们的工作,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这些建议看似与家委工作无关,但我们的孩子作为班级的一员,每个家庭的孩子好了,我们班集体也就好了。

作为家委成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参谋、辅助教育作用;收集、整理、反馈家长的意见;积极参与并配合班级、学校举行的重大教育活动,让学校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们都可以开心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家长在家长会的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